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女帝师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781

分卷阅读781

    生不可多得的伟大试验。

苏姑娘的闺名是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”的“燕燕”二字?她问道。

正是。我答道。

令尊大人真乃雅士,敢问现居何职?她又问。

家父乃侍御史,讳令。我又答道。

这一番问答,其实也不算没有新意。毕竟,那是另一个人生与我的首次交谈。

两段人生,我还是更喜欢当下,更喜欢这样的父亲,也更喜欢这样的自己。留意观察了一辈子,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,也可算毫无新意了。

是不是?

她的女儿

他们都说,我不是我母亲的女儿,我是她的女儿。

他们又说她很聪明,能记得两岁时发生的事情。我若说,我能记得自己尚在母腹中的事情,一定会被他们当做疯子。因此我从来不曾提过——哪怕对母亲——没错,我隔着母腹就能感受到她战战兢兢的触摸,感受到她的欢喜和愧疚。那只冰冷的手,也曾搅弄风云,却始终不敢落在母亲单薄的衣裙上。

自我记事起,便常常坐在她的膝头,她教我认字,教我读书。她为我梳头,手把手画了许多小人。虽然父皇崩逝后那五年她一直不在我身边,我却早已被她养成了安静的性子。我得空便认字写字,累了便独自玩耍。有一回真阳jiejie藏起了我的笔,我和她大闹了一场,直到外祖母进宫劝和,这才作罢。母亲说我太古怪,外祖母叹息说,我分明是她的女儿。从那以后,真阳jiejie虽常常与我争抢物事,却再也不敢藏起我的东西。

明道五年正月,我整六岁,像我的哥哥jiejie们一样,我进了南书房念书。闲了就去文澜阁的内学堂听封女典念故事听。封女典告诉我,姨母是这宫里最擅长讲故事的人,曾经给皇兄讲过许多有趣的典故。我便问她,姨母还会回宫么?封女典回答,今春皇兄大婚,朱君侯一定会回宫的。

从文澜阁回济宁宫的路上,我遇见了正要去益园玩耍的祁阳jiejie。祁阳jiejie问我,你又去文澜阁了?我点了点头。她不屑道,一个公主,整日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?别人家的女儿还能进宫做一回女官再嫁人,咱们只有嫁人而已,若不好了,还要和亲,便是读一肚子学问,也无用武之地。倒不如痛痛快快地玩耍。

我懵懵懂懂地反驳道,那也不见得。我姨母就没有嫁人,封大人也没有。可见学问好的女子,就能自由自在地不必嫁人。

祁阳jiejie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怒气,她厉声道,你竟有脸提你的姨母,你的姨母险些嫁给父皇,难道你不知道么?你知道这四五年间她为何不肯回宫?因为她和父皇好过,她羞于见你的母亲!

我不是不知道父皇有许多妃子,母亲只是其中的一位。然而她鄙夷的神态彻底激怒了我,我冲上前去,狠狠将她推倒在地。我大声说,你胆敢这样胡说,我定要告诉皇祖母去!祁阳似乎很怕我告状,起身恨恨而退。

从人将这件事情告诉母亲,母亲训斥了我,命我向祁阳赔不是。我愈加愤怒,哭着躲去了姨母住过的漱玉斋。漱玉斋春景迟迟,一派烂漫不羁。盈盈水光,峣峣山石,郁郁藤萝,寂寂竹风。我坐在玉茗堂的屋檐下,直哭到天黑。宫里为了寻我,早已闹翻了天,最后连皇兄都被惊动了。

漱玉斋的门悄悄开了一条缝,皇兄独自提着一盏宫灯走了进来。孤弱的光照醒了夜睡的玫瑰,亦照亮玉茗堂门上数年不曾开启的金黄铜锁。

不待我起身行礼,皇兄便倚柱与我相对而坐。寿阳坐着便好,皇兄说。君威如山,我这才觉出一丝惧怕,连忙端正跽坐。他又问,何事如此伤心?也说与皇兄听听。

我不敢隐瞒,遂将放学后遇见祁阳的事如实说了一遍。皇兄笑着说,想不到你年纪虽小,力气却不小。你若觉得自己无错,便不去道歉。何必躲到这里来吹冷风?

我将信将疑,真的么?

君无戏言。快回宫去吧,婉太妃甚是着急。说罢他亲手扶起我,一手提灯,一手拉住我,缓步走出漱玉斋。黑漆大门外一片灯火辉煌,眼前一花,母亲扑上来紧紧抱住了我。

皇兄温言道,皇妹本无错,还请太妃宽心。

母亲屈膝谢恩,一面又问,陛下如何知道寿阳在这里?

皇兄说,朕猜的。

母亲低了头,臣妾……惭愧。

皇兄笑笑,太妃不必放在心上,还请早些回宫。说罢摸摸我的额发,转身去了。

事后我才知道,华阳与祁阳姐妹不愿得罪母亲,故此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此事。我问母亲,姨母真的是因为父皇的缘故不肯回京看我们么?

母亲板起了面孔,女儿家不要问这些。你若再问,便不要去内书堂听讲了。

我再没有问过。我隐隐感觉到,这个话题对母亲来说是一种禁忌。既是禁忌,答案不是一目了然么?

从景祐元年到太平元年,四处都不太平。战事不息,天下易主。我的侄儿高朏将皇位禅让给我的皇兄高旸,作为回报,高旸立他为皇太子。高旸虽然也是我的皇兄,却只是堂兄。他不会在我受委屈时温言安慰,更不会牵起我冰凉的手,提一盏孤灯照亮玫瑰,亦照亮荒凉的前路。我温柔宽厚的皇兄,不知怎的便消失无踪了。眼前这一位,自有他的亲弟妹。

好在姨母又回宫来了,嬷嬷们都很高兴,说姨母回来了,听雪楼便再也不会受委屈了。

半睡半醒之间,我听见母亲的声音冷得像刀子。你这个人,既无情又可怕,无论在哪一朝,你永远都赢。

我连忙跳起身,衣裳也来不及披,鞋子也来不及穿,赤脚奔下了听雪楼。姨母已转身走出几步,我连忙赶上,伸臂环住她的腰身,一面哭着求她不要走。她几乎是将我推开的。她看也不看我,疾步离开了济宁宫。我转身又怨母亲,母亲皱一皱眉,冷冷地说,你这样喜欢她,去做她的女儿好了。

太平元年的旦日深夜,刚刚登基五十日的新帝遇刺了,昏迷数日方才苏醒。姨母身为贵妃,在新帝昏迷之时,一力主张皇太子高朏退位,立皇长子髙朠为皇太子,并怀揣立太子的遗诏日夜守护在病榻边,因此赢得了新帝的信任与重臣的拥戴。整个太平元年,新帝因体弱不能劳累。启皇后的右手被削去三根手指,连笔也拿不住。于是由姨母辅佐新帝理政。

我常常去昭阳殿陪伴她,等候她。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