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魏晋异闻录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5

分卷阅读35

    晚了,林瑷直接住了下来,又拉着刘婆不准她走,让她住下,明早再回去。

刘婆望了望那女子。

那女子却没说什么,直接回了后院。

林瑷则笑着说:“无事,她没阻止。”刘婆便在此歇了一夜,次日一早,就回去了。

林瑷起得比较晚,下楼来时那女子同孩子已在用饭。向那女子略点头就要出门去。

“等等。”那女子道。

“何事?”她转身问。

“女郎要去哪儿?”

“我出去买点吃的,在置办点被子什么的。”

那女子道:“吃的倒不必去买,你若不嫌弃同我们用点就可;至于被子…前几日我做了两床还未用过,要是觉得可行,就拿去用吧。”

林瑷犹豫。

那女子见她的样子,指着一间屋子道:“要是想自己动手做饭,那屋子就是,也可以随意使用,不过要弄干净。”

“多谢。我先出去一会。”

那女子便不再多说,只道:“女郎贵姓?女郎可以叫我范三娘。”

“三娘,我姓林。”

“好的,林女郎,你去吧。”范三娘说完便回到桌边继续吃饭。

林瑷出了门,随便吃了点东西,买了好些饼用纸包了,去找刘婆。将这些饼交给她,又私下给了她些钱,便回去了。

回到住处,找到范三娘要了被子,林瑷塞给她一些钱币,她也收下了。回到楼上,整理床铺,打扫卫生。

到午饭时,范三娘叫她下楼吃饭林瑷也不客气,和他们一起用了。

晚上时,范三娘依然叫她吃饭。弄得林瑷有些过意不去,和他们用过饭后,她就塞给三娘一些钱道:“你收下吧,我一人不好开火,又费柴又费时,不如和你们合在一处,这些就算吃用之资。”

范三娘看了一眼林瑷,见她神情认真,便道:“这样也可,我收下了,你有想吃的,告知我一声便是。”

“好。”

林瑷回到房间,因为时间颇多,就开始锻炼精神力。幸好当初在林浩那儿要来锻炼的方法,否则靠自己摸索,不知哪年才能进步。

摸了摸脖子上的绳子,那里挂着一颗小小的黑色珠子,也是从林浩那儿要过来的。是个储物器,大约只有五立方米,大部分东西都装在里面。

自上次买衣裳给那些小童,自己和崔逸他们身上没钱,林浩却有拿出一大堆钱币来,她就怀疑了:身上不见包袱,东西放在哪儿?

联想到林浩神秘的主人,那时她就猜测也许他有储物器之类的东西。

看了一会,林瑷将珠子放进领子里,整理好,让外人难以发现,随后闭目锻炼。

次日,一早起来与范三娘她们吃了饭,又回到屋里锻炼。

中午吃饭、休息,然后锻炼。

晚饭后,有时锻炼,有时会与三娘聊两句。渐渐与她们熟悉起来。

林瑷就在此地暂住了下来。

第24章政令(修)

洛阳。

此时城内外目之所及处一片白雪皑皑,像是披上了一层白衣。

没了匈奴人的摧残,加上卢霈上书晋帝为民生所虑,减轻赋税,对有些人少的郡县直接免税,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生息,渐渐有了人气。

考虑到之前流民四起,某些郡县不顾民生。卢霈请晋帝下旨:让各地州县收容流民,不得驱赶;对无依无靠的老人、孩童进行救助;到了来年春天,有愿返乡的流民准其自行离去,不愿回乡的,当地州县官员要为其分地耕种,以谋生计。

对没有反心的其他族人,须一视同仁,不得驱赶,不得收其田地。若发现有官员阳奉阴违,立刻罢其职权再不录用。

同时,卢霈派人在洛阳城门何处张贴告示:招抚逃亡各地的洛阳人士,若回乡免税一年;重开户市,各地商户来往自由,只需交纳一定商税即可。

这些政令从卢霈回到洛阳后便一一传达下去。几个月后,慢慢有了成效。街市上,商贩多了起来;也有逃亡他处的本地人士回来耕种;还有当初一些举族而迁的大小士族纷纷回了洛阳。

但仍有一些士族在观望:到底这两位少年英才会将洛阳变成何样,还未可知,能否长久也不能估计。不过,聪明的世家已派人上门到卢霈、崔逸家族示好过,为来日铺路。

这些世家的心思卢霈心中清楚,却没有多余时间理会。

铜雀街,中央衙署。

卢霈端坐在中间的长桌边,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书。

两旁站了三、四个青衣婢子或童子。

桌前站着两个官员模样的人,正垂手低着头。

他现在每天查看各处官员履历,尽量提拔有真才实干的,哪怕其出身寒门,他也力排众议让其上位。

晋帝因年纪尚小,且当初是卢霈、崔逸前来救驾,一来充满感激;二来崔逸手中有兵权,自己别无所靠,暂时只能听从两人意见。

因此卢霈的政令多数都能顺利发下。

此刻他刚好又提拔了两人。

“如此,你们以后要恪尽职守,为国出力,先下去吧。”卢霈道。

“是。”两人躬身退下。

等人退下,卢霈才略显疲惫的揉揉额角,旁边的侍女见状,机灵的上前要服侍。

卢霈摆手道:“不必了,去沏杯茶来。”

“是。”侍女答应着去了。

卢霈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书。这几个月陆续提拔了些人,但对偌大的朝廷仍是杯水车薪。

他思考下一步是否要进行六部改革。

大晋之所以会被异族人乘虚而入,一方面必然有皇室的责任,但朝中官员的不作为也是很大的问题。

可一旦进行六部改革必然触动某些世家的利益。势必不这么轻松。

而他还想在来年二月,开科取士。这是在那地方中偶然看到的制度,顿时让他醍醐灌顶。这正是目前大晋需要的,此令一出,必遭所有世家反对,包括卢氏和崔氏。

但是,自从看到这制度后,他就明白大晋想恢复生机,需要改变,需要新的血液加入。

世家已盘踞太久,从一出生就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官职大小,没有激流勇上的热情,每日只醉心山水或清谈,对该做的事一概不闻不问。

长此一样,就算卢霈能改变大晋一时,也不能变其一世。要想彻底根除,必须有更大的变革。

不过……如今时机未熟。他与崔逸刚站稳脚跟,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察,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。

罢,先改革六部,等他日在开科取士。

正想着,侍女端了茶来,卢霈接过来,饮了两口,随手放下茶杯,他又想起别的事。

当初离开飞船时,除了君子剑,带走的两份种子,加上崔逸手中的一样,如今可以拿出来用了。